190911北市議會施政報告柯文哲影片逐字稿1作者/來源:pishain/PTT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NNIIm0YfPBA
閱讀本文前以下有幾點告知
1.非要全盤護航柯文哲,但起碼給他一個平等檢視的機會
2.聽不出來的地方會忽略
3.明顯贅詞,在不影響語意表達時會忽略,不惡意刪減字
4.發文前已校稿,如還是有誤的地方請指正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整個台北市的策略地圖、願景、使命、核心價值跟八個主要施政項目,都還是沒有改變,我想這些東西都是相當基本的價值,我們大概就維持這樣,如果有變更的話,我們一定會跟大家講,沒有變更的話,這些就都還是維持一定。
所以在這個架構之下來做整個施政的計畫,好處是有方向感,而且在預算分配的時候,會比較清楚說,我們到底目前的重點是什麼?在這段時間,基於過去執政中累積起來的經驗,我們現在做政策不會很單一的去處理,我們會用一包來處理。
比方說老人、小孩、或者青年,還有一個我們特別要面對的「以循環經濟為原則的產業發展」,這在將來整個市政規劃是一個重點,因為這是一個新的經濟概念引進來,當然最後目標還是要建構一個宜居永續城市,所以我們目前的政策比較不會這麼零碎,我們還是會用一包的概念來處理。
首先是循環經濟,事實上在去年的7月,我們已經發表了循環城市推動計畫的白皮書,在這一年當中,北市的這些首長出國相當多,坦白講,我們出國不管到英國、德國等等,也是靠著各國駐台代表處的協助,我們出去看看,那也帶回很多國外經驗,我們在今年的8月已經發布了,循環經濟如果要執行的話,它的策略是什麼?大概分成不同的項目,分成四個方面來講。
一個是,在計畫階段要怎麼做?還有有效的節省既有資源的使用,這本身就是循環經濟的概念,另外,將來這些資源要如何回收?還有回收後要怎麼用?按照不同項目再去做,建構我們整個台北市循環經濟的每個面向。
例如,光電我們還是一路發展,事實上現在台北市在市政府公家的場地,光電的發電設置總量已經到22.87MW,最終目標預計要達到30MW,在未來的3年內會繼續增加到30MW。
智慧路燈,從這個圖看得很清楚,從去年開始才大量實施,將來大概也是一樣,該換的時候慢慢換過去,所以該亮的時候亮、不該亮的時候不要亮,這個智慧路燈我們從去年開始做,在未來時間內會把它完成。
那有一個叫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,這將來,它會是一個教育中心,另外我們也會建立一個再生水處理的使用,所以慢慢地包括循環經濟、節能減碳、綠能,我想台北要成為一個國際比較文明的城市,這些都還是很重要的政策原則。
那像簡報中這些圖片,像第一果菜市場,每天有相當多的剩餘果菜,以前就等同於是廢棄物,但我們現在可以慢慢讓它畜牧再利用,還有我們跟很多扶輪社合作惜食,讓剩下的食物不要隨便丟掉,經過一種社會福利系統的連結,還可以做相當有效的使用。
台北市在禁用一次性餐具的部分相當成功,下一階段,在今年年底,公家機關管得到的,禁用一次性餐具,紙盒、紙餐盤、美耐皿,這個數據大概都會達到極限,之後大概下一個要做的是,減少塑膠的使用。
另外住商節能,這也是我們繼續在推動的,事實上,北市府自己辦的重要跨國會議,這是每年大概在3月會舉辦的智慧城市展,包括街角的智慧垃圾回收站、無人車等等,透過這種每年舉辦的智慧城市國際會議,我們讓台灣可以被世界看到,所以在過去這兩、三年中,我們常常得到很多獎,事實上我們也沒特別拿出來報導,主要並不是說我們突然在這段時間做得多好,我認為是因為,我們透過智慧城市展,讓很多國外城市來看,讓他們看到說我們做了哪些東西,然後把這個訊息傳到國際上去,所以增加了很多國際對台北智慧城市的評價,所以在這兩年當中得了不少獎。
那在簡報上面大家可以看得到,事實上智慧城市展有個很大的目的,就是把台北市開放,讓所有ICT產業進來做測試,所以事實上這個智慧路燈測試,重點不是說只有這個智慧路燈測試,還包括5G試辦、Kiosk多媒體資訊站、還有傳統的CCTV監視器,它就只有看,但我們現在慢慢要引進人工智慧,不管是控制交通、或者開立停車格的收費,都會慢慢使用。
事實上在過去這段時間,我們讓台北市做為所有ICT產業的試驗場所,這個沒有問題,也相當成功,可是試驗成功後如何產業化或商業化?這才是未來我們兩、三年內要積極的去做,因為如果實驗做完,卻無法產業化,我還是認為不是很成功,所以我們在下個階段,開放整個北市作為全世界ICT產業的試驗場所,但我們希望實驗做完後,能進一步的產業化,這才是我們努力的目標,那未來15到20年,北市最重要的兩個都市建設,就是在簡報上面要講的「TOD跟EOD」。
目前台北市的捷運站有117個站,可是在過去30年台北市發展捷運有3大失敗,第一個TOD失敗,TOD就是以交通為導向的都市計劃,我們過去從來沒有想過,如何建構在公共運輸上面,來做都市設計,那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我們在今年的1月4號有公布,申請開發許可地區的細部計畫,在6月21號又發布了開發許可申請注意要點,以前從沒有想過說,把整個都市計畫建構在公共運輸上面,那固然我們有發布一些注意要點、細部計畫,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試辦計畫。
所以目前我們有兩個試辦計畫要展開,一個是士林站、一個是南港展覽館站,我們希望在這兩個地方,去試驗這種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都市計劃,到底做起來會長什麼樣子?事實上很多計畫如果沒有實際下去測試,還真的不會知道它到底效果怎麼樣?不過我認為台北市的交通要改善,大概最後還是要提高公共運輸,可是要提高公共運輸的話,就是整個都市計畫的概念要重新改變,我們必須重新建構一個,以公共運輸為基礎的都市計劃,那在未來要怎麼做?坦白講我們會希望在半年內,透過士林站和南港展覽館站這兩個試驗的地方,建構SOP,之後再推廣到其他117個捷運站。
另外一個是EOD計畫就是education,我要跟各位議員講,民國57年台灣開始9年國民義務教育,從57年大量增設國中到現在,今年是民國108年,所以剛好9年國民義務教育到今年有50年,大概台北市236個學校在未來10到15年,大概有70%的校舍要改建,為什麼你知道嗎?因為當年大量蓋的校舍,到今年滿50年,所以未來的時間慢慢要退場,而且當年我們蓋校舍的時候,在921大地震前,台灣的公共建設並沒有考量防震的問題,那在將來學校的設立,不再是只有學校,而是必須把社區所需要的功能、相關的公共空間都導進來,不管是托嬰、托幼、托老、日間照護中心、居民活動中心等等,這種東西都要引進來。
事實上這個也要謝謝劉耀仁議員,有一次他跟我講到艋舺學園,後來我們就想說,這也很好,因為艋舺學園有5個學校,我們這個以學校為導向的都市計畫重整,目前有2個示範的基地,一個就是艋舺學園,因為有5個學校、另外一個是忠孝院區,我們這個E,它本來是指這個學校,事實上我們後來把它擴大,包括學校、醫院、消防局、警察局、還有整個台北市的各種公務機關。
將來我們現在的想法是這樣,除了學校、消防局、警察局、或者是社福設施,它會有地區性,要按照地區去分配,那其實北市府其他的這些公務機關,我們大概會花一段時間做總整理,將來要把它彙整起來,因為合署辦公效率會比較高,所以我們在進行這個EOD計畫的時候,這個E,它不是只有學校,還包括其他公務機關,特別是消防局、警察局這些,所以一樣,這個計劃要怎麼做?我們現在還沒有很清楚的頭腦。
所以在這一年內、半年內會找這個兩個來做示範,一個就是艋舺學園,在萬華,一個是忠孝院區,包括旁邊的市場整個再重整,那未來20年,台北市整個都市計畫,大概最大的兩個計畫,就是TOD和EOD。
至於以117個捷運站為導向的都市計劃重整,還有以台北市236個學校,再加上一些公家機關為導向的都市計畫重整,這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,就是「由內而外,由公而私」,意思就是由公家內部,往外部私人企業移動,當我們要做整個都市計畫重整的時候,如果要去動民間的部分,相當困難,所以我們要動市府能夠動的,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會講說,要動這個學校跟這些公家機關。
至於這兩個計畫,到底要怎麼做,事實上我們SOP到現在還在建構當中,所以TOD,就是士林站跟南港展覽館站,這兩個點來做示範,因為總是要做了以後才能夠建構SOP,EOD,我們就找艋舺學園跟忠孝院區來建構,也希望說在建構過程當中,我們開始建立EOD相關的SOP,那這個就是我認為…大概台北市未來20年最大的都市計劃的重整。
那公辦都更跟公劃都更,我們已經劃定了85處都更區域,範圍655公頃,事實上在我第二任期連任後,我們把過去的都更工作站再重整一遍,我認為還是要要求績效,所以既然要設都更工作站,就要看它到了年底還是要檢查成績,有沒有實際上做了哪些都更?不然花了幾千萬下去,不能沒看到成果,所以我們後來就,把整個都更工作站重整,該整併的整併。
另外公辦都更有16處,這我們會做,另外是都更168專案,到現在為止,平均每案是137個工作天,對建商、營造商來講,這個改革應該還是相當滿意的,我們在將來還是會繼續精進,讓整個公家流程速度更快、海砂屋重建,目前有劃19個更新地區,過去因為海砂屋有延誤,本來市府有在考慮說,要不要修改自治條例,就是隨著時間,那個減少容積獎勵要去處理。
不過後來我覺得是這樣,法律一旦公布,不要輕易改,所以凡是因為時間拖太久,導致容積等相關獎勵被拿掉的那些,我寧可做個案處理,但是母法不要動,因為母法一動,會讓大家更想拖時間,所以我們現在原則上是這樣,海砂屋的處理,如果因為時間過久,容積獎勵被減少的,有幾個案子我寧可個案處理,但是母法不要動。
那另外海砂屋都更案,原則上是這樣,只要同意比例達到90%,就視同168專案,意思就是說,我們會更積極的去處理,同時我們對海砂屋的改建,北市府將來會主動現場勘定、強制拆除,也就是我們對海砂屋,市府日後在處理時,會採更堅定的態度,不要說強硬,而是更堅定的態度,我覺得該處理還是要處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台灣#taiwan
#台北#taipei
#柯文哲#柯p
#台灣民眾黨
#改變台灣從首都開始
#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
#改變成真持續發生
#keepitpossible
#柯文哲加油#柯p加油
#柯文哲語錄#柯p語錄
#柯文哲逐字稿#逐字稿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NNIIm0YfPBA
閱讀本文前以下有幾點告知
1.非要全盤護航柯文哲,但起碼給他一個平等檢視的機會
2.聽不出來的地方會忽略
3.明顯贅詞,在不影響語意表達時會忽略,不惡意刪減字
4.發文前已校稿,如還是有誤的地方請指正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整個台北市的策略地圖、願景、使命、核心價值跟八個主要施政項目,都還是沒有改變,我想這些東西都是相當基本的價值,我們大概就維持這樣,如果有變更的話,我們一定會跟大家講,沒有變更的話,這些就都還是維持一定。
所以在這個架構之下來做整個施政的計畫,好處是有方向感,而且在預算分配的時候,會比較清楚說,我們到底目前的重點是什麼?在這段時間,基於過去執政中累積起來的經驗,我們現在做政策不會很單一的去處理,我們會用一包來處理。
比方說老人、小孩、或者青年,還有一個我們特別要面對的「以循環經濟為原則的產業發展」,這在將來整個市政規劃是一個重點,因為這是一個新的經濟概念引進來,當然最後目標還是要建構一個宜居永續城市,所以我們目前的政策比較不會這麼零碎,我們還是會用一包的概念來處理。
首先是循環經濟,事實上在去年的7月,我們已經發表了循環城市推動計畫的白皮書,在這一年當中,北市的這些首長出國相當多,坦白講,我們出國不管到英國、德國等等,也是靠著各國駐台代表處的協助,我們出去看看,那也帶回很多國外經驗,我們在今年的8月已經發布了,循環經濟如果要執行的話,它的策略是什麼?大概分成不同的項目,分成四個方面來講。
一個是,在計畫階段要怎麼做?還有有效的節省既有資源的使用,這本身就是循環經濟的概念,另外,將來這些資源要如何回收?還有回收後要怎麼用?按照不同項目再去做,建構我們整個台北市循環經濟的每個面向。
例如,光電我們還是一路發展,事實上現在台北市在市政府公家的場地,光電的發電設置總量已經到22.87MW,最終目標預計要達到30MW,在未來的3年內會繼續增加到30MW。
智慧路燈,從這個圖看得很清楚,從去年開始才大量實施,將來大概也是一樣,該換的時候慢慢換過去,所以該亮的時候亮、不該亮的時候不要亮,這個智慧路燈我們從去年開始做,在未來時間內會把它完成。
那有一個叫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,這將來,它會是一個教育中心,另外我們也會建立一個再生水處理的使用,所以慢慢地包括循環經濟、節能減碳、綠能,我想台北要成為一個國際比較文明的城市,這些都還是很重要的政策原則。
那像簡報中這些圖片,像第一果菜市場,每天有相當多的剩餘果菜,以前就等同於是廢棄物,但我們現在可以慢慢讓它畜牧再利用,還有我們跟很多扶輪社合作惜食,讓剩下的食物不要隨便丟掉,經過一種社會福利系統的連結,還可以做相當有效的使用。
台北市在禁用一次性餐具的部分相當成功,下一階段,在今年年底,公家機關管得到的,禁用一次性餐具,紙盒、紙餐盤、美耐皿,這個數據大概都會達到極限,之後大概下一個要做的是,減少塑膠的使用。
另外住商節能,這也是我們繼續在推動的,事實上,北市府自己辦的重要跨國會議,這是每年大概在3月會舉辦的智慧城市展,包括街角的智慧垃圾回收站、無人車等等,透過這種每年舉辦的智慧城市國際會議,我們讓台灣可以被世界看到,所以在過去這兩、三年中,我們常常得到很多獎,事實上我們也沒特別拿出來報導,主要並不是說我們突然在這段時間做得多好,我認為是因為,我們透過智慧城市展,讓很多國外城市來看,讓他們看到說我們做了哪些東西,然後把這個訊息傳到國際上去,所以增加了很多國際對台北智慧城市的評價,所以在這兩年當中得了不少獎。
那在簡報上面大家可以看得到,事實上智慧城市展有個很大的目的,就是把台北市開放,讓所有ICT產業進來做測試,所以事實上這個智慧路燈測試,重點不是說只有這個智慧路燈測試,還包括5G試辦、Kiosk多媒體資訊站、還有傳統的CCTV監視器,它就只有看,但我們現在慢慢要引進人工智慧,不管是控制交通、或者開立停車格的收費,都會慢慢使用。
事實上在過去這段時間,我們讓台北市做為所有ICT產業的試驗場所,這個沒有問題,也相當成功,可是試驗成功後如何產業化或商業化?這才是未來我們兩、三年內要積極的去做,因為如果實驗做完,卻無法產業化,我還是認為不是很成功,所以我們在下個階段,開放整個北市作為全世界ICT產業的試驗場所,但我們希望實驗做完後,能進一步的產業化,這才是我們努力的目標,那未來15到20年,北市最重要的兩個都市建設,就是在簡報上面要講的「TOD跟EOD」。
目前台北市的捷運站有117個站,可是在過去30年台北市發展捷運有3大失敗,第一個TOD失敗,TOD就是以交通為導向的都市計劃,我們過去從來沒有想過,如何建構在公共運輸上面,來做都市設計,那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我們在今年的1月4號有公布,申請開發許可地區的細部計畫,在6月21號又發布了開發許可申請注意要點,以前從沒有想過說,把整個都市計畫建構在公共運輸上面,那固然我們有發布一些注意要點、細部計畫,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試辦計畫。
所以目前我們有兩個試辦計畫要展開,一個是士林站、一個是南港展覽館站,我們希望在這兩個地方,去試驗這種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都市計劃,到底做起來會長什麼樣子?事實上很多計畫如果沒有實際下去測試,還真的不會知道它到底效果怎麼樣?不過我認為台北市的交通要改善,大概最後還是要提高公共運輸,可是要提高公共運輸的話,就是整個都市計畫的概念要重新改變,我們必須重新建構一個,以公共運輸為基礎的都市計劃,那在未來要怎麼做?坦白講我們會希望在半年內,透過士林站和南港展覽館站這兩個試驗的地方,建構SOP,之後再推廣到其他117個捷運站。
另外一個是EOD計畫就是education,我要跟各位議員講,民國57年台灣開始9年國民義務教育,從57年大量增設國中到現在,今年是民國108年,所以剛好9年國民義務教育到今年有50年,大概台北市236個學校在未來10到15年,大概有70%的校舍要改建,為什麼你知道嗎?因為當年大量蓋的校舍,到今年滿50年,所以未來的時間慢慢要退場,而且當年我們蓋校舍的時候,在921大地震前,台灣的公共建設並沒有考量防震的問題,那在將來學校的設立,不再是只有學校,而是必須把社區所需要的功能、相關的公共空間都導進來,不管是托嬰、托幼、托老、日間照護中心、居民活動中心等等,這種東西都要引進來。
事實上這個也要謝謝劉耀仁議員,有一次他跟我講到艋舺學園,後來我們就想說,這也很好,因為艋舺學園有5個學校,我們這個以學校為導向的都市計畫重整,目前有2個示範的基地,一個就是艋舺學園,因為有5個學校、另外一個是忠孝院區,我們這個E,它本來是指這個學校,事實上我們後來把它擴大,包括學校、醫院、消防局、警察局、還有整個台北市的各種公務機關。
將來我們現在的想法是這樣,除了學校、消防局、警察局、或者是社福設施,它會有地區性,要按照地區去分配,那其實北市府其他的這些公務機關,我們大概會花一段時間做總整理,將來要把它彙整起來,因為合署辦公效率會比較高,所以我們在進行這個EOD計畫的時候,這個E,它不是只有學校,還包括其他公務機關,特別是消防局、警察局這些,所以一樣,這個計劃要怎麼做?我們現在還沒有很清楚的頭腦。
所以在這一年內、半年內會找這個兩個來做示範,一個就是艋舺學園,在萬華,一個是忠孝院區,包括旁邊的市場整個再重整,那未來20年,台北市整個都市計畫,大概最大的兩個計畫,就是TOD和EOD。
至於以117個捷運站為導向的都市計劃重整,還有以台北市236個學校,再加上一些公家機關為導向的都市計畫重整,這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,就是「由內而外,由公而私」,意思就是由公家內部,往外部私人企業移動,當我們要做整個都市計畫重整的時候,如果要去動民間的部分,相當困難,所以我們要動市府能夠動的,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會講說,要動這個學校跟這些公家機關。
至於這兩個計畫,到底要怎麼做,事實上我們SOP到現在還在建構當中,所以TOD,就是士林站跟南港展覽館站,這兩個點來做示範,因為總是要做了以後才能夠建構SOP,EOD,我們就找艋舺學園跟忠孝院區來建構,也希望說在建構過程當中,我們開始建立EOD相關的SOP,那這個就是我認為…大概台北市未來20年最大的都市計劃的重整。
那公辦都更跟公劃都更,我們已經劃定了85處都更區域,範圍655公頃,事實上在我第二任期連任後,我們把過去的都更工作站再重整一遍,我認為還是要要求績效,所以既然要設都更工作站,就要看它到了年底還是要檢查成績,有沒有實際上做了哪些都更?不然花了幾千萬下去,不能沒看到成果,所以我們後來就,把整個都更工作站重整,該整併的整併。
另外公辦都更有16處,這我們會做,另外是都更168專案,到現在為止,平均每案是137個工作天,對建商、營造商來講,這個改革應該還是相當滿意的,我們在將來還是會繼續精進,讓整個公家流程速度更快、海砂屋重建,目前有劃19個更新地區,過去因為海砂屋有延誤,本來市府有在考慮說,要不要修改自治條例,就是隨著時間,那個減少容積獎勵要去處理。
不過後來我覺得是這樣,法律一旦公布,不要輕易改,所以凡是因為時間拖太久,導致容積等相關獎勵被拿掉的那些,我寧可做個案處理,但是母法不要動,因為母法一動,會讓大家更想拖時間,所以我們現在原則上是這樣,海砂屋的處理,如果因為時間過久,容積獎勵被減少的,有幾個案子我寧可個案處理,但是母法不要動。
那另外海砂屋都更案,原則上是這樣,只要同意比例達到90%,就視同168專案,意思就是說,我們會更積極的去處理,同時我們對海砂屋的改建,北市府將來會主動現場勘定、強制拆除,也就是我們對海砂屋,市府日後在處理時,會採更堅定的態度,不要說強硬,而是更堅定的態度,我覺得該處理還是要處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台灣#taiwan
#台北#taipei
#柯文哲#柯p
#台灣民眾黨
#改變台灣從首都開始
#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
#改變成真持續發生
#keepitpossible
#柯文哲加油#柯p加油
#柯文哲語錄#柯p語錄
#柯文哲逐字稿#逐字稿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